首 页 | 要 闻 | 电 商 | 互联网 | 业 界 | 家 电 | 智 能 | 汽 车 | 手 机 | 游 戏 | 动 漫 | 云计算
科 普 | 创 业 | 数 码 | 信息化 | 商 讯 | 产 经 | 商 业 | 财 经 | 移动化 | 大数据 | 中小企业
当前位置 > 主页 > 要闻 >
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
时间: 2023-12-18 11:41 来源:第一财经
【字号 】 【RSS订阅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

 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证监会即召开党委(扩大)会议,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。

  三部门的会议对服务实体经济、金融风险防范化解、金融改革等方面均有部署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会议内容,发现主要有以下重磅信号:央行表示,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引导信贷合理增长、均衡投放,市场预计明年信贷规模仍将有所增长;监管趋势上,“长牙带刺”近期被频繁提及,金融监管将会更严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三个部门均提及要稳妥化解地方债风险和房地产风险,预计明年两个领域的风险将有所缓释。

 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

  央行表示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引导信贷合理增长、均衡投放,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质效。

 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,前十一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.58万亿元,相比去年全年多增0.27万亿元。考虑到12月的投放信贷后,今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预计将达到22.7万亿元左右,创出历史新高。市场机构预计明年信贷规模仍将有所增长。

  民生银行(3.790, 0.04, 1.07%)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,明年一季度的信贷增量将保持平稳,维持在过去五年同期的均值水平,季末月和季初月的信贷波动将大幅降低。但在“五篇大文章”和“三大工程”等重点领域的拉动下,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或有所改善,全年新增信贷总量保持稳步增长。

  对于均衡投放,接近央行的人士称,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,就是希望1月“开门红”时点或3月、6月等贷款大月不要冲太猛,适度向前后贷款“小月”进行平滑,通过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,提升经济恢复发展的稳定性。

  在做好增量信贷工作的同时,央行也更加强调存量信贷的盘活。央行此次会议表示,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究其原因,信贷资金存量远大于每年的增量,并且存量贷款形成的企业资产、派生的货币资金,仍持续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。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,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,虽然不会体现为贷款增量,但同样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(3.000, -0.06, -1.96%)。

  做好“五篇大文章”也是三部门明年的重点工作。证监会表示,聚焦“五篇大文章”关键环节、重点领域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,以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为牵引,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,健全资本市场功能。

  金融监管总局称,提升科技金融质效,助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健全绿色金融体系,支持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。加强普惠金融服务,提升民营小微企业和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,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,着力补齐第三支柱养老短板,加大对健康产业、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。促进数字金融发展,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,加强数据安全管理。

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12月1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-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,金融部门正在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,以前投放比较多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信贷可能会有所下降。同时科技创新、制造业、绿色发展、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量和占比都在明显上升。

  监管“长牙带刺”

  监管趋势上,“长牙带刺”近期被频繁提及。证监会表示,全面强化机构监管、行为监管、功能监管、穿透式监管、持续监管(简称“五大监管”),切实把监管“长牙带刺”落到实处。

  前述监管也被称为“五大监管”。金融监管总局也表示,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,全面强化“五大监管”,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,健全监督问责机制。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对“五大监管”进行了官方阐述:

  坚持风险为本原则,抓准入、抓法人、抓治理,强化机构监管。坚持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,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,强化行为监管。坚持“同一业务、同一标准”原则,强化功能监管。坚持“实质重于形式”原则,强化穿透式监管。坚持围绕金融机构全周期、金融风险全过程、金融业务全链条,强化持续监管。

  据记者检索,证监会此次是监管部门第四次提及“长牙带刺”:第一次是在11月10日证监会召开稽查办案表彰奖励会上,第二次是12月1日中央金融办发表的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》一文中(文章称,切实解决监管“宽松软”问题,努力做到监管一贯到底、一严到底、一查到底,让金融监管真正“长牙带刺”),第三次是12月3日新华社刊发的李云泽专访文章中。上述四个时间点均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。

  “长牙带刺”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述传递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度。

  未来金融监管不仅要“长牙齿”,还要“带刺”。从证监会11月10日召开的稽查办案表彰奖励会情况看,“长牙带刺”的执行部门是稽查部门。本次“三定方案”中,金融监管总局也成立稽查局并设立稽查总队,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相关主体进行调查、取证、处理。

  债务稳妥化解

  债务风险化解是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,三部门会议也提及相关内容。央行表示,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;指导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、平等协商的原则,稳妥化解融资平台存量债务风险,严格控制新增债务,健全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。

  “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”提出于10月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。而在此前,监管部门关于长效机制的提法是“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”。这意味着长效机制出现了细微变化,记者了解到,可能有以下几重变化:防范化解风险的地方债务类型不仅包括隐性债务,还包含经营性债务等非隐性债务,强化全口径监管;可能会有更多部门参与化债,形成央地协调、不同部门分工合作的监管新框架;推动央地事权划分、地方税制完善等中长期改革。

 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,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,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“三大工程”建设。配合化解存量地方债务风险,严控新增债务。证监会表示,积极配合有关方面防范化解房地产、地方债务等风险。

 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勇12月14日在中证鹏元2024年信用风险年会上表示,明年城投融资收紧态势将强化,供给收缩下稀缺性凸显,但仍需警惕尾部区域平台风险。地产方面,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“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”,明年房企潜在风险或有所缓解。

  据记者了解,10月以来监管部门指导银行对地方存量债务进行展期置换,可展期置换的债务不再局限于隐性债务,经营性债务也纳入。展期期限上,监管部门要求城投贷款展期期限不得超过10年,利率要有所下调,但要和银行自身成本匹配。

  另据记者了解,监管部门也鼓励银行通过贷款置换非标和城投债券,但地方需提供固定资产或收益权进行抵押。在一些地方实践中,主要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来置换城投债券。银团贷款由省级政府和大行总行直接沟通,以提高协调效率和成功率。

  近期已有案例落地,预计明年落地案例将增加。比如西部某省份国有大行牵头的首笔5000万元置换存量非标债务“银团贷款”投放落地,成为该省份完成的首笔“银团贷款”置换非标债务业务。“近期我们和其他大行组成银团,陆陆续续投放银团贷款,去承接一部分到期的城投债券。”某国有大行南方省分行公司部总经理表示。

【北广科技讯-www.bgkjx.com
    传达,学习,中央,经济工作,会议,精神,研究,在,
    分享组件,请点击:
    推荐新闻:
    ·福特CEO:已给出80年来最高涨薪计划 但每周上四天不可接受
    ·高盛:如果美联储不降息,2万亿美元企业债将引发又一波裁员潮
    ·百度Apollo驾舱图产品矩阵焕新升级
    ·支付宝启动7年来最大高管轮岗?
    ·消息称马斯克招募团队开发ChatGPT替代品,以对抗“白左AI”
    ·日本便利店零售行业持续复苏 销售额连续两年实现较快增长
    ·广汽菲克4个月仅卖2辆车或已停产停销
    ·贵州:取消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须间隔12个月及以上的限制
    ·华为智慧办公春季发布会预热
    ·东芝将以约1000亿日元价格出售东芝开利55%的股份
    新闻要闻>>
    ·视频透露出的紧张与压抑
    ·深入研究可持续、有效益的运营机制,
    ·新增内设机构有何职能?理财、信托公
    ·“新中式”的冰与火,加盟商的笑与泪
    ·周鸿祎:垂直大模型深度定制将成挑战
    ·韩国股市将于9月28日至10月3日休市
    ·香港求职者涌入大湾区
    ·钉钉公布商业化核心数据 软件付费企
    ·李宁将于9月6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.3
    ·花旗:予中电控股“沽出”评级 目标
    热点财经 >>
    ·7600万美元,购买了一个占地164.7万平方
    ·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的《数据
    ·柯伊伯计划将全面推进
    ·(ITC)发布裁定停止向美国进口部分苹
    ·高通的命运与智能手机行业息息相关
    ·Windows Insider 计划 9 周年:微软发布新
    ·森海塞尔推出全新电视语音增强耳机
    ·三星SDI拟向与斯特兰蒂斯合资的美国第
    ·谷歌开始新一轮“瘦身”计划
    ·华为Mate 60 Pro+开启预定 价格未定
    科技生活>> ;
    ·过去贵到飞起的合资车,现在呢?
    ·央行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
    ·科创100指数兼顾中小盘风格
    ·科技赛道依然是多家公募重点布局的方
    ·美国9月职位空缺意外连续第二个月攀
    ·小鹏汽车1024干货满满
    ·垂直型公司显现优势 年内软件服务企
    ·减肥药概念股大幅杀跌 揪出来哪些“
    ·前三季度386家量化私募实现正收益 百
    ·黄金结束“八连跌” 后市如何?